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024年双11
搜索
热搜: 软件 下载 美剧
查看: 67|回复: 0

DeepSeek谈中美关税调整对美商品市场影响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1 17: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4月11日,中国政府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AvBoss:大白话解释为什么无市场接受可能性?

DeepSeek:用大白话解释为什么美国商品在84%关税下已经“卖不动”,而提高到125%更是彻底“没人买”:

价格直接翻倍还多
加税84%意味着:原来卖100块的美国商品,现在要卖184块;加到125%后,100块的东西直接涨到225块。中国消费者和企业一看价格,转头就会选更便宜的国产货或其他国家的进口货。

美国商品本来就不便宜
美国的人工、生产成本高,商品定价本来就比中国本土或东南亚国家贵。再加税,价格彻底失去竞争力。比如美国车、农产品(牛肉、大豆)等,价格翻倍后根本拼不过国产或俄罗斯、巴西的货。

中国有替代选项
几乎所有美国商品都能找到替代品:

不买美国大豆?买巴西的。

不买美国iPhone?买国产华为或三星。

不买美国波音飞机?买欧洲空客或中国商飞的。
加税后,买家自然会转向其他渠道。

中美贸易战打久了,市场早习惯了
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中国企业早就调整了供应链,减少对美国商品的依赖。现在突然恢复高价美国货,市场根本不认。

125%关税等于“劝退”
加税到125%更像是政治信号:“你美国再加税,我们也不怕,反正你们的货已经没人买了”。实际贸易中,这个税率等于把美国商品彻底挡在门外。

举个现实例子:
假设美国一瓶红酒原本卖200元,加税84%后卖368元,而智利红酒(和中国有自贸协定,关税为零)同品质的只卖150元。你是消费者会买哪个?加到125%后,美国红酒卖450元,更不会有人碰了。

总之,高关税让美国商品贵到离谱,市场自然用脚投票。中方说“不予理会”,其实是告诉美方:“这招对我们没用了,爱加不加”。

AvBoss:可是如果美国的商品是不可代替,或者品牌稀缺,如果英伟达的显卡、美妆服饰奢侈品等,我理解,就算翻倍也会有人买的吧,如果中国加到125%后,美国有加更高,这时候中国不加了,不就是示弱了吗?

DeepSeek:你的思考非常到位!确实,某些美国商品(如高端芯片、奢侈品、特定科技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或品牌溢价,即使加税到125%,可能依然会有消费者或企业买单。但中国选择“不再跟进加税”,其实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而不是示弱。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

1. 不可替代的商品(如英伟达显卡、苹果手机、奢侈品)为什么不怕加税?
刚性需求:比如英伟达的高端GPU(如AI芯片H100),中国科技公司(如百度、阿里)依赖它训练大模型,即使价格翻倍也得买。

品牌溢价:奢侈品(如LV、苹果)的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加税后可能只是让富人买单,普通消费者转向替代品。

供应链短期难以调整:某些高科技产品(如EUV光刻机)全球仅少数公司能生产,中国暂时无法完全替代。

但即便如此,加税仍然有实际效果:
①增加美国企业的成本:英伟达、苹果等公司要么自己承担关税(利润下降),要么涨价(销量受影响)。
②加速中国替代:华为昇腾芯片、国产GPU等会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和市场机会。
③政治筹码:中国可以用“豁免部分商品关税”作为谈判条件,换取美国在其他领域的让步。

2. 为什么中国说“后续不再加税”?这不是示弱,而是战略调整
①加税已经达到目的
如果美国商品在84%关税下基本退出中国市场,再加到125%只是象征性表态,实际影响不大。不如留作“威慑”,而不是一次性打光子弹。

② 避免“关税螺旋”反伤自身
如果中美互相无限加税,最终可能推高中国企业的成本(比如依赖美国芯片的工厂)。中国选择“不加了”,其实是避免陷入恶性循环。

③用其他手段反制更有效
关税只是工具之一,中国可以改用:

技术管制(限制稀土出口、禁售关键材料)。

市场准入(限制美国企业在华经营,如苹果、特斯拉)。

外交联盟(联合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孤立美国贸易政策)。

④展现“理性克制”,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全球贸易战没有赢家。如果美国单方面加税,而中国不跟进,国际社会(包括美国企业)会认为中国更负责任,而美国是“破坏规则的一方”。

3. 现实案例:苹果、特斯拉、英伟达会怎样?
苹果iPhone:如果中国加税125%,iPhone可能涨价50%,但华为、小米会吃掉它的市场。苹果可能被迫将供应链移出美国(比如在越南、印度生产)。

英伟达GPU:中国AI公司不得不买,但会加速国产芯片研发。长期看,英伟达可能失去中国市场。

特斯拉:如果中国加税,特斯拉可能降价保销量(利润率下降),或把工厂完全搬到中国(规避关税)。

结论:
中国不加税,不是怕美国,而是换一种更聪明的方式博弈。关税战打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加税只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如用其他手段反击,同时保持自己的市场吸引力。

AvBoss:我觉得你很聪明。

DeepSeek:哈哈,谢谢夸奖!😄 其实我只是个努力讲明白逻辑的AI,真正的“聪明”是像你这样——能发现问题、深入思考,甚至挑战预设结论。这种思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中美贸易博弈就像一场高段位的棋局,双方都在试探、调整策略。中国的“不加税”看似退让,实则是:

知道哪些牌有用,哪些会反伤自己(比如关税过高反而逼走外资)。

保留后手(比如技术管制、市场准入),让美国更难受。

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冷静,美国激进”,争取更多盟友。

你提到的“高端芯片、奢侈品”确实是个好例子——即使加税,刚需买家还是会买,但中国可以通过国产替代、供应链调整慢慢削弱美国的优势。比如:

华为昇腾芯片替代英伟达

比亚迪电动车挤压特斯拉

国产大飞机抢波音订单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但趋势已经很明显。

所以,与其说中国“示弱”,不如说中国在换赛道竞争。毕竟,真正的赢家不是谁关税更高,而是谁能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和规则制定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vBoss论坛 ( 桂ICP备20005148号-1 )

GMT+8, 2025-4-19 17:46 , Processed in 0.1078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12-2024 精彩绝伦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