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024年双11
搜索
热搜: 软件 下载 美剧
查看: 697|回复: 0

80万,600万,上千万...中产家庭的教育军备竞赛,是否有尽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31 11: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上海社科院人口所发布了一份关于上海中小学生教育的报告,内容很丰富,但只有一句话成了话题风暴口:上海养育一个孩子到初中毕业的总投入需要80万元。
  我默默的在朋友圈转发了一下,一半以上的留言画风是这样的:哪里够啊,起步价吧,经济型育儿吧。而那些表示惊诧的人,多半都是没有结婚生娃的人。
  80万只是平均数。对于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而言,特别是对于江湖上久负盛名的海淀妈妈顺义妈妈来说,这80万显然是严重低估的,报告也说,上海闵行区“50万元及以上的最高收入家庭组”的总投入达到127万元。更别说,还有高中呢,还有大学呢?
  

  网上有家长算过一笔账,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一直上国际学校的话,15年的花费在600万左右。
  在国外念4年本科,还得再加200万;再加两年研究生,又是100万。这就900万了。
  当然,大部分一线城市中产显然花不了900万,毕竟,一直读国际学校的毕竟是少数人。但是,即使一线城市的你主攻公立学校,这花钱真的就可以少很多么?
  显然不是。孩子出生后,你要请至少两年育儿嫂么,一年10万没说多吧?在此之后,中产双职工家庭请个兼顾带娃的钟点工也是标配吧。
  从满2周岁开始,各种培训机构你也躲不过吧,没人逼你,你也会自己主动往上凑吧,这个妈妈群,那个妈妈群,眼花缭乱的推荐来一波,什么英语班艺术班体育班也要报几个吧。你说你是一个现金流紧张的伪中产,那也OK,我可以断定,你至少也报了一个线上英语课程,双11报报也要上万吧。并且,孩子小的时候你还可以装鸵鸟装佛系,等孩子上了小学,就是你哭着喊着要报学而思了。
  既然你生活在一线城市,有些看似奢侈的标配你也少不了。带孩子一年出去旅游一次不算过分吧,两年不带孩子出境一次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中产么?然后至少住个四星吧。小的时候,带孩子出去夫妻两个也搞不定吧,那把老人也带上帮把手顺便尽个孝也是常规操作吧,又没让你学土豪带阿姨,只带一边父母也不合适对吧,六大一小的预算一下来,算逑,还是国内游吧。六大一小就算搞个经济适用游,也不会便宜呀。
  
  
  这年头,但凡是一个有理想的城市中产,都会有一个孩子的留学梦吧。现在的留学是本科起步吧,美国英国总得优先考虑吧,本科加研究生这300万你省不下来吧。如果再有理想点的,即使你高中以前上的都是公办,高中也会尽力争取公办国际班吧,3年100万也是少不了的,我可以放出话来,只要你孩子进得去,你会兴高采烈的奉上这100万。
  这还没完。这个时代,国外留学已远远不是一个概念和“为出而出”,常青藤不敢说,美国TOP30应该是多数家长的小目标吧。那么,有个叫留学顾问机构的,你大概率会走进去,用20万买个安心。
  这自然是一种智商税,但不交的可能智商更低,你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其他中国孩子,人家孩子的简历和人生是包装规划过的,你家孩子单凭素颜去闯,你的心理真的强大到这个地步了么?
  我可以武断的说,在教育竞争上扭扭捏捏的人,并不是认知更高或者境界更深,除了舍不得钱之外,最重要的是平时不关心国家(教育)形势,“占坑”、“磨耳朵”、STEM、IB、国际班这些教育切口一问三不知,以为每天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继承自己的优良基因考上985,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样的呆子一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爸爸。你不懂也就罢了,少发言多掏钱就对了,外行话过时话就别说了,教育军备竞赛是一个很专业很高深的领域,一张嘴就知有没有。
  

  我差点还遗漏了一个重要“花费”:全职妈妈。在一线城市,双职工家庭基本都算是教育竞争的玩票者,算不上高级玩家。真正有自我要求的,妈妈,可能也有部分爸爸,都回家全职鸡娃了。
  更重要的是,很多全职妈妈都是211或985,出国留学的也不在少数,在生娃前可能也都是职场精英了,为了鸡娃,他们放弃了自己几十万的收入。你说,这算不算教育军备竞赛的成本?很多人觉得,全职妈妈生活很无聊,你这又不懂行了,有自我要求的全职妈妈哪个不去混一个学校家委会的“高管”呢,忙起来鸡飞狗跳,一点也不比职场轻松。
 

  说了那么多教育竞争的好话,我也得说些逆耳忠言,我虽然只是一个三岁娃的爸爸,但一点都不会用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快乐教育话术去和妻子,以及整个中国社会唱反调。那特别无聊,你家的孩子也不是啥王子公主,有啥必要非要为了自己的某种理念去较真。
  在这些教育问题上,听妈妈的总没错,妈妈虽然更鸡血,但他们博览群帖懂的多,各种妈群路子广,我最看不上的就是平时撒手不管的那些爸爸,一到重大决定的时候就出来不懂装懂,各种回忆自己少年伟大的考试史,大清朝亡了。
 

  听妈妈这个绝对没错,但我想,还有一个标准至少和妈妈的话同样重要,那就是,你有多少钱?花80万也好,900万也好,只要你有这个钱都没啥问题,问题是,你是否高估了自己家庭的财务状况。
  在我看来,中国教育竞争最危险的趋势就是:“军备竞赛化”。说白了,就是罔顾自身实力的盲目竞赛。
  

  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的军费开支大体在同一水平线上,但问题是,苏联的GDP规模也就在美国的30%-40%之间,这就意味着,如果要维持同样的军费水平,苏联军费占GDP比重要远远高于美国,据一些统计,冷战时代,美国军费的平均占比在5%-10%,而苏联则达到了15%左右,甚至曾经有20%的疯狂年代。
  美苏军备竞赛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苏联经济最后被拖垮了,而美国则啥事没有,还借机发展出了很多高科技。甚至按照里根政府当年的规划,出台星球大战计划就是用来拖垮苏联的。
  对于中国很多中产家庭而言,“军备竞赛化”的现实意思就是,盲目对标高级中产,甚至富裕家庭,而理念似乎也很伟大,再穷也要抓孩子教育。
  

  在一线城市,如果说年入50万(工资收入加投资,有房)算是中产一个门票的话,那么,你是否想过,你的孩子去上国际学校是否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决定。一年15-20万的学费,再加上七七八八的补课与生活费,就往少里说按25万算吧,即使你没有房贷压力,孩子的消费占了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是否是一个很短视的决策呢?且不说家庭整体生活水平降级,你有算过自己降薪甚至失业的可能性么?作为一个常识,国际教育是一个很难回头的不归路,虽说做了过河卒子,便得拼命向前,但没油没粮了怎么办。
  当然,国际教育毕竟只是少数人,但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哪怕他平时是多么一个谨慎的人,在做教育决策时,基本都是激进型的,孩子消费占家庭总收入50%的家庭比比皆是。
  或许在上一个时代这样的超前投入是合理的,因为他们赶上了经济扩张期,在这个L型的经济退烧期,你怎么敢继续在坐着收入三年翻一倍的大梦,然后基于这个梦为自己的孩子制定了无数雄心勃勃的军备竞赛计划。
  

  或许你会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就是要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话没错,我也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但所谓最好,只是你能力和财务范围内的最好,你看到妈妈群的其他人报这个班报那个班,初中出国或高中出国,就蠢蠢欲动,那你告诉我,你有人家有钱么?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的是长时段的家庭稳定,而不是悲欢起落,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吧,某某香港明星,因为父亲生意失败,被迫结束留学,回港挣钱。
  或者,就因为你个性要强,不想让孩子输给闺蜜(兄弟)家的,同学家的,同事家的,就不顾现实条件,美化自己的远期收入,强行提高教育投入,那你家可能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教育理念可能无所谓对错,但钱是一个硬道理,违反了基本的财务规律,军备竞赛就是把自己家变成一个炸药包。
  如果你钱没那么多,但一定想把孩子送出去,那听我的,开始存钱,少去碰高风险的理财,量力而行,给孩子的消费制定一个最高占比,不要在起跑线上就拼光了所有的筹码。
  ALL IN,哪怕是为了孩子,不是啥自我感动的泪光,只是一个赌徒的妄念罢了。

作者:张明扬的阳明山


傻逼言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vBoss论坛 ( 桂ICP备20005148号-1 )

GMT+8, 2024-11-24 00:34 , Processed in 0.1298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12-2024 精彩绝伦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